北上洗牙後食嘢要注意啲乜?
近年唔少香港人都會北上洗牙,時間啱啱好、地方選擇多,方便之餘又可以順便行下街。但洗完牙即刻食嘢,真係要識得點揀,否則易刺激牙肉、加劇敏感、仲可能影響清潔同拋光嘅效果。以下用貼地角度同你講清楚,洗牙後食嘢要留意啲乜,等你行程同口腔保養都兼顧到。
點解洗牙後會敏感?
洗牙係用超聲波同手動器械清走牙石牙漬,牙石一除,牙面同牙肉邊位會暴露返,牙齦可能有少少紅腫或微微出血,部分人會覺得酸軟、遇冷熱更明顯。好多牙醫仲會幫你拋光,令牙面更滑,但頭一兩日較易染色。所以洗牙後嘅飲食選擇,真係影響到舒適度同效果維持。
時間線點安排?
- 即刻至1小時內:若牙醫有幫你做氟塗層或專門處理,通常建議短時間內唔好食飲,聽返牙醫當場指示最穩陣。
- 首24至48小時:係最容易敏感同受刺激嘅時段,飲食要溫和,避免深色、酸辣硬脆同極端冷熱。
- 一星期內:視乎口腔狀況慢慢恢復正常飲食,但如果仲敏感,就再拖長啲時間,循序漸進。
首兩日避免啲乜?
- 太辣太酸:火鍋、麻辣燙、酸辣粉、重醋、檸檬茶、螺螄粉呢類刺激性高嘅嘢,容易令牙肉唔舒服。
- 極端溫度:好熱嘅燙口湯或滾油煎炸、好凍嘅雪糕同冰飲,都會加劇敏感。
- 硬脆黏牙:花生、瓜子、硬餅乾、硬糖、牛軋糖、糯米糍、珍珠奶茶啲珍珠、肉乾、薯片,容易卡喺牙縫或拉扯牙肉邊。
- 深色易染:濃茶、咖啡、紅酒、可樂、咖喱、豉油好重、藍莓、甜菜、煙,都可能令剛拋光嘅牙面著色。
- 酒精同煙:都會刺激牙肉、影響修復同著色,最好避開至少48小時。
咁可以食啲乜?
- 軟身清淡:白粥、靚湯、蒸蛋、豆腐、魚片湯、軟腸粉、燕麥粥、蒸南瓜、牛油果、熟香蕉。
- 溫度適中:微暖或室溫最舒服,避免冰火兩重天。
- 容易咬開:把食物切細塊,唔好用力大口咬,減少牙齒受力。
北上行程小貼士
- 洗牙嗰日嘅餐飲安排:唔好即刻約朋友打邊爐或食辣嘢;高鐵站或商場可以揀粥店、湯麵、蒸點為主,易入口。
- 返港路上:帶支清水,口乾就啜兩啖,保持口腔濕潤,唾液有助自潔。
- 預

備工具:旅行裝牙線、間隙刷、抗敏牙膏都可以帶住,方便晚上返到屋企輕柔清潔。
清潔同舒緩方法
- 刷牙:當晚都可以輕輕刷牙,用軟毛牙刷配合抗敏牙膏,力度要輕,沿牙肉邊斜角掃,不用「磨」。
- 牙線/間隙刷:每日用,但手勢要慢、要輕,避免「篤」到牙肉。
- 漱口:可用清水或溫暖淡鹽水輕輕漱口,唔好用力含漱;含酒精嘅漱口水首一兩日先避。
- 抗敏:如果遇冷熱酸甜有酸軟感,抗敏牙膏可以點按喺敏感位,停留幾分鐘再吐出,持續用幾日通常會好好多。
- 休息:少少不適好普遍,俾時間牙肉復原;不過若出血持續、腫痛加劇或口臭明顯,盡快再搵牙醫跟進。
點樣減少染色同敏感復發?
- 首48小時避深色飲食同煙,之後都盡量用吸管飲咖啡、茶,減少接觸牙面。
- 多飲水、少嗜甜酸飲品;食完有色食物即刻飲水或輕刷,減低色素黏附。
- 固定口腔保養:早晚刷牙、每日牙線、間隙刷,定期洗牙檢查,牙石少咗,自然敏感狀況都會減。
- 咬合注意:避免以某一邊過度用力咬硬嘢,分散壓力,保護牙肉邊。
有戴箍或牙周問題要加倍留神
- 矯正中:牙箍位容易藏食物殘渣,洗牙後更要溫柔但仔細,選擇軟身易清嘅食物,食完用牙間刷清走卡住嘅渣。
- 牙周病/深層洗牙:如果做咗局部深層清潔,牙醫通常會有更詳細嘅飲食同清潔指引,務必跟足,可能要延長清淡期同避免用力咀嚼。
常見迷思快解
- 洗完牙可唔可以即刻飲凍奶茶?建議等一兩日,或至少揀室溫版本,用吸管都只係次佳。
- 可以食少少辣「啜返兩啖湯」?首24至48小時唔建議,辣同熱係雙重刺激。
- 洗牙會令牙縫變大?其實係牙石清走後「真面目」現形,堅持牙線同間隙刷,牙肉健康返,觀感會好轉。
總結
北上洗牙後,食嘢最緊要「溫和、清淡、軟身」、避開「深色、酸辣、硬脆、極端冷熱」。頭48小時係關鍵期,揀啱食物、做好清潔、俾牙肉時間復原,就可以舒舒服服過渡。每個人口腔情況唔同,記住以牙醫即場建議為先;若不適持續,盡快再請教專業人士。好好保養,洗牙效果先至耐用,之後無論喺香港定北上食好西,都可以食得更安心。
